王 初摄(人民视觉)
(资料图)
上海一家泡泡玛特门店,LABUBU系列周边吸引消费者驻足。 王 初摄(人民视觉)
经常逛商场的人会发现,不少大商场里的黄金铺位悄然变了样。过去,商场一楼的店铺大多是美妆、黄金珠宝、快时尚品牌。如今,北京西单大悦城等大商场里,泡泡玛特坐落在一楼最显眼的铺位,明亮的橱窗、成排的潮玩陈列,吸引着人流不断涌入。Jellycat等玩具品牌也越来越多占据商场里的“C位”。
这背后,是情绪消费正在改写实体商店的商业格局。许多年轻消费者寻求获得独特的情绪满足,并愿意为“独特的感觉”买单。与之相应,商场运营也从传统的提供“功能性商品”转向营造“情感性体验”。
在上海从事时尚行业的陆先生,过去更关注服饰、鞋履等潮流消费,如今则爱上了英国毛毡品牌Felt so good的小玩偶,“这些小精灵特别有生命力,看着心情会变好。”
00后小迟想给自己的单肩包换一个新挂件,她选择到线下商场购买。“在实体店亲手摸到材质、看到真实的颜色,还能立刻带回家,这种即时满足感让人更有消费的欲望。”
根据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《2025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》,选择“快乐消费,为情绪价值/兴趣买单”人群占比为56.3%,较2024年增长16.2个百分点。满足情绪价值的热门单品类别第一名,就是毛绒玩具、香薰、解压玩具等实物消费。
“情绪价值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主动追寻。多位店员表示,店里15岁到35岁的年轻顾客最多,但也有不少四五十岁的顾客,许多带着孩子来的父母最后自己买得最开心。
方女士是泡泡玛特的资深玩家,她40岁出头,在编辑行业工作多年,自称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会买可爱玩具的人”。“相比动辄上万元的奢侈品,一个百元内的消费品就能够让人获得类似的满足感,我是很愿意消费的”。她的入坑始于帮孩子抢购,现在她逐渐养成了每周逛一次商场里潮玩品牌店铺的习惯,其中泡泡玛特和Jellycat是她的必逛点位。
商场为啥愿意将“C位”租给这些品牌?
在泡泡玛特的店里,有个很常见的场景:年轻消费者常常一手端着奶茶,另一只手摇晃着盲盒,期待抽到心仪的款式。业内人士分析,在商场一楼的品牌筛选上,首先要符合商场全局性定位,与既有业态互为补充;其次是要吸引年轻化和具消费能力的客群,提升商场调性;此外品牌要具备标准化运营能力,确保占据黄金铺位的同时维持较长期的稳定经营。
北京一家商场的营销部负责人介绍,主打情绪价值的品牌,能带人流、带停留时间、带社交分享。相较传统零售靠“刚需”驱动客流,如今的消费场景更强调体验。情绪类品牌的空间往往有视觉吸引力、互动性强,既适合打卡,又能成为线上内容传播节点。此外,这类产品价格多在百元左右,易形成实际订单,比传统服饰、鞋包更稳定也更容易拉新。
在这场变化中,泡泡玛特们走到了更显眼的位置。对于商场而言,这不是简单的“把C位让出来”,而是在新的消费周期里顺应人群、寻找增长、重塑空间的一种选择。
关于我们| 客服中心| 广告服务| 建站服务| 联系我们
中国焦点信息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