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“拼娃焦虑”吗?
在这个拼娃焦虑弥漫的时代,咱们做爸妈的到底该不该放松?
常言道,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,给孩子良好的教育,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,自然无可厚非。
但是明爸认为,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、个人能力、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都不一样。
最好的教育,应该是符合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规律的,如果因为焦虑而盲目效仿,只能是吃力不讨好。
许多家长都陷入了无效鸡娃的误区,孩子们痛不欲生..
今天明爸跟大家谈谈这个话题!
1
5岁上海“学二代”
简历爆火!
这几天,上海一位5岁孩子的15页简历火了。
孩子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生,在外企任高管。
一份简历不仅多达十几页,还覆盖了丰富的学习经历及涉足的地区。
大班时,中文识字量达1500字,英文更厉害,年阅读量500本,每周还能写3篇英语日记。
除了令人惊叹的学习经历,他还全方面发展。
艺术方面,从小班起就是主持人,钢琴街舞也没落下,甚至有150多幅涂鸦作品。
日常运动会踢足球,游泳,围棋还拿了11级..
足足15页的简历,让人明白了什么叫全方位的碾压。
很多妈妈在群里讨论,有的说太不可思议了,这么牛的孩子,值得学习。
也有质疑的,说这样的教育方式,是揠苗助长。
这份简历出来后,就好像投出了一颗石头在湖中。
在不同人的心中,激起不同的浪花。
而在这样的简历背后,明爸看到了两种父母:
第一种认为,这样的简历很厉害,自己也可以去借鉴跟学习,但还是以自己的教育方式为主;
第二种则会受到这份简历的影响,觉得这个5岁孩子太厉害了,自家孩子也能落下,疯狂鸡娃。
各位父母们看到这样的简历有什么看法?
2
鸡娃圈的背后
各个都是精英家长
在明爸看来,最强简历背后,藏着的是父母的疯狂“鸡娃”。
只不过,相较于家长无脑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,这对父母的做法明爸是赞成的。
在教育孩子过程中,他们始终参与了孩子的学习,并且有规划的实现全方位发展。
不过,大多数父母都陷入了无效鸡娃的误区..
最近,“每日人物”的一篇文章,让很多人知道了鸡娃圈的存在。
鸡娃,是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,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以及补习班课程,鼓励孩子去拼搏的教育行为。
很多家长还喜欢加育儿群,鸡娃也有属于自己的群。
家长们每天会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鸡娃计划、晒鸡娃成果。
比如满满当当的日程时间表,你敢相信这是孩子一天的日程吗?
就连日常的聊天记录,也充斥着严重的焦虑感。
这些沉迷于鸡娃的家长,并不是百万富豪,而是普普通通的中产族。
他们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,于是更迫切希望利用教育这个手段,让孩子更加优秀,满足当年自己的遗憾。
可是,生活在这样焦虑的家庭环境下,孩子们真的会幸福吗?
3
无效鸡娃
只会徒增焦虑
去年底考研的第一天,济南一个考点外面,出现了一对母子的身影。
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, 竟然只是为了让孩子过来感受一下考研氛围!
她说,自己的孩子还有16年,大约5840多天就要考研了。提前带过来感受氛围,对孩子成长有帮助。
网友们纷纷表示,一个5岁的孩子,他到底能感受出什么氛围?
前几天明爸看到一条视频,在天津一所中学的门口,一个男生在路边失声痛哭。
男孩不顾路人侧目,放声哭泣,抱怨父母给了太大的压力:“没有人为了我……他们只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好。”
生活在无效鸡娃焦虑下的孩子,压力真的太大了。
网上对鸡娃的评价都是百害而无一利,可现实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。
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(PISA)里,上海学生在数学素养、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领域的测试都是第一。
知乎网友@中年蒋阿姨曾描述过当下上海“鸡娃圈”的现状。
她所描述的上海家长鸡娃,并不是只针对学习。
家长们带着娃“东市学实验,西市踢足球。每一个家长都是统筹时间与行程安排的高手。
这是上海鸡娃家长们辛苦努力的成果,同样也向我们展示了,鸡娃也是有方法的。
没有针对性随意给孩子填满补习班;规定孩子不能玩游戏一天到晚只能学习..
这样并不能称为科学鸡娃,不仅给孩子徒增压力,而且只是在培养一个做题机器人罢了..
4
鸡娃
更是鸡自己
到底什么样的鸡娃才是正确的呢?
学龄前的孩子,大脑处于飞速的发展期,任何重复的经历都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深刻“烙印”,形成习惯。
家长们通过持续的教育、鼓励与引导,让孩子养成了“学习的习惯”,并让孩子感受到“学习的乐趣”。
孩子能够主动的学习,并能从钻研中获得乐趣,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自然是没有问题的。
更重要的是,家长们并没有放松对孩子素质教育,“鸡娃,更是鸡自己”,保持自己终身学习的劲头,成为孩子们的榜样。
当然,成绩也并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。
央视新闻曾点赞的9岁男孩麻文博,他在爸爸眼里,一直是个“学渣”。
可在火灾来临时,这个学渣儿子提醒邻居逃生,拦车报警,却救了一栋楼的人,父亲为他感到骄傲。
每个孩子,都一定有着闪光的一面。
教育到最后,拼的都是父母。
武志红老师在《为何家会伤人》里写道:
“压力太大,会把人压垮。但这么简单的真理,却好像只有少数人才懂得。”
坦白说,父母终将面对一个扎心的现实:大多数孩子终将变成一个普通人。
我们做父母的,只需要做到放平心态,科学鸡娃,孩子最终长成什么样,那是他们的事。
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: 5855973@qq.com
关于我们| 客服中心| 广告服务| 建站服务| 联系我们
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